2024/11/27 05:30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4/11/27/62.jpg)
聯準會的升降息決策中,似難以完全避免川普因素的加入。(法新社資料照)
◎歐陽書劍
再不到兩個月就將正式擔任美國總統的川普,以超乎預期的幅度贏得大選,個人的魅力毫無保留地呈現在選票上;而他的威力,除了將比特幣推升到近十萬美元的高點外,更隨著競選政見向各領域擴張,許多國家也嚴陣以待,然而,在直接效應中,不一定包括聯準會的升降息決定。
美國聯準會十二月中將召開川普明年一月就任前的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原本幾乎無異議調降一碼的市場預期,隨著川普當選與美國經濟新數據陸續公布,而逐漸保守,不調降利率的聲音也開始放大。
聯準會召開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調整利率,一向強調根據經濟現象與對未來景氣的預測,在歷任聯準會主席中,甚至多有直言不受政治人物干擾者;然而,經濟既受政治變動波及,政治因素間接被納入升降息的決策中,似也理所當然。
先談經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聯準會主席鮑爾及理事庫克(Lisa D.Cook)在接續的兩週於不同場合,都以「經濟的展望」為公開演講的題目,說明聯準會的政策。鮑爾在十一月中提到,美國二○二三年經濟成長率達三%,今年迄今的數據是二.五%,消費支出增長強勁,而勞動市場則趨於供需平衡,通膨率也穩定向二%的目標前進,他雖強調未來的貨幣政策要根據新的數據來決定,但也特別指出目前「經濟並未發出急需降息的信號」。
庫克在上週也說明美國經濟現況良好,今年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且除住房服務之外,通膨率已趨向二%的目標;失業率維持在歷史低點,但勞動市場已不再過熱,即使原擔心有偏弱現象,但這樣的風險在最近幾個月已降低。
庫克特別提到,美國生產力的提高,自疫情以來顯著地超過歐洲、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可能也是經濟成長率超過其他國家的主因。
因為物價上漲率往目標前進,庫克雖認為可逐步降息,直到既不刺激也不限制經濟成長;不過,如果通膨降速減慢且勞動市場穩健,亦可預見政策利率在下降路上暫停的情況。
雖然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川普若落實在國內減稅、擴大支出,並提高關稅的政策,將促使美國通膨壓力升高;但從兩位聯準會決策階層的談話可以發現,在川普的效應尚未發酵之前,美國目前的經濟其實就留有降息趨緩的空間。
至於政治。過去經驗可以發現,擔任總統時的川普偏好壓低利率以激勵經濟,但他在二○一七年一月入主白宮後的前兩年,聯準會曾在七次會議中調升政策利率各一碼,共升息一.七五個百分點。受任期保障的聯準會理事們,顯然亦多有不隨總統的指揮棒起舞者。
回到現實,財經政策可以影響經濟表現,間接左右貨幣政策,因此即使官員堅守本分,但聯準會的升降息決策中,似也難以完全避免川普因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