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董事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1-05 09:25

伊朗連失三邦交國 引發30年來最嚴重對峙導火線是什麼?

伊朗連失三邦交國 引發30年來最嚴重對峙導火線是什麼?
2016-01-05 08:04 經濟日報 國外組/綜合外電 美聯社
處決什葉派教長點燃導火線 引發30年來最嚴重對峙 巴林、阿聯加入反伊聯盟沙烏地阿拉伯處決國內什葉穆斯林,引發伊朗民眾攻擊沙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沙國3日宣布與伊朗斷交,並驅逐伊朗駐沙國外交人員,不僅引發兩國近30年來最嚴重的緊張對峙,巴林並宣布與伊朗斷交,阿聯也降低與伊朗外交關係,爆出今年第一隻黑天鵝。國際油價4日在高檔震盪。
沙國2日處決什葉派教長尼摩及三名信徒,遺體已經以「穆斯林的儀式」埋葬,不會交予家屬。伊朗民眾隨後以汽油彈及石塊攻擊沙國使館,沙國一名外交官跳窗逃逸時受傷不治。於是沙國3日宣布與伊朗斷交,下令伊朗駐沙國大使需在48小時內撤離。
沙、伊衝突升高後,4日國際油價最高曾大漲3.2%,之後呈現震盪。倫敦布侖特油價2月期貨最新報價為每桶上漲0.60 美元,報37.88美元;紐約西德州油價上漲0.36美元,報37.40美元。
沙國外長朱拜爾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將不再與一個支持恐怖主義與教派主義的國家來往」。巴林4日也宣布與伊朗斷交,指責伊朗「擴大、公然且危險地」介入波斯灣及阿拉伯國家的內政。阿聯外交部宣布,將與伊朗的外交層級降低到僅限於商務關係,並召回駐伊朗大使。
伊朗總統羅哈尼譴責沙國此舉是「非人道」的行為。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指出,「神聖的復仇之手將扼住沙烏地政治人物的咽喉」。
伊拉克宗教與政治人物也要求與沙國斷交。什葉派大教長希斯塔尼指責處決事件是「不正義的攻擊」;他的發言對整個中東地區的什葉派信徒皆具影響力。
美國國務院表示,此一事件可能使中東緊張升高,並要求沙國尊重及保護人權。《點我看大圖》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