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美中貿易協商再傳變數,市場預期,簽署協議時程恐遞延到明年,引發部分資金獲利了結,轉向波動度相對偏低的基礎建設等公用事業資產避風頭。
法人指出,全球基建、水電瓦斯等產業,長期股利率高,目前股利水準與公債殖利率利差擴大,投資價值顯現,可做為資產配置核心首選。
經濟日報/提供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面對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投資人應該將部分資金聚焦在價值型資產,例如水電瓦斯、基礎建設等公用事業產業。
主要理由有三:
一是這類資產長期股利配發率高,而且股息普遍優於其他產業,可帶來長期且較穩定的現金流。
二是隨著各國央行降息,各國基建等公用事業股利率與該國公債殖利率的利差持續拉大,投資價值顯現。
三是為因應景氣下行的風險,各國政府正從貨幣、財政政策雙管齊下,但利率水準已偏低,貨幣政策工具有限,預料未來財政措施會是一大重點,如擴大基建。
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表示,美國公用事業ESG相關類股近來受到市場日益重視,國際退休資金持續湧入投資,有利於公用事業股價表現。
由於公用事業為特許行業,據有需求穩定且寡占特性,特別看好再生能源產業,目前美國再生發電成本已低於傳統電廠,再生能源已開始帶動整體產業升級。
楊博翔分析,公用事業類股長期而言,成長性型業者股價表現多能優於價值型,藉此提供超額報酬,料基建基金仍有所表現;此外,由於基建基金波動性低,亦攻亦守的特性適合目前不熱不冷的總體經濟環境,投資人可擇優時機布局。
富蘭克林公用事業基金經理人約翰.柯利指出,公用事業服務如電力及天然氣等的需求,對價格或收入的變化較不敏感,此外,公用事業公司的獲利可預測性穩健,預期未來五~六年公用事業類股的獲利及股利成長率可望處於每年約4%~6%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