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3-14 17:21

《基金》亞股有彈力,聚焦金融、消費題材

自1月底全球恐慌性重挫至今,亞洲股市已逐步收復約一成的跳空缺口,甚至部分亞股報酬由黑翻紅,摩根投信指出,MSCI世界指數自1月26日高點以來,仍下跌4.21%,反觀亞洲多數市場同期表現超越MSCI世界指數,越南、馬來西亞、台灣店頭指數等至今彈升幅度甚至已超越當時的跌勢。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今年1月底由美股引發跌勢的恐慌陰影,隨著納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相繼再改寫新高,全球股市同步止穩續揚,沖淡了當時的恐慌情緒。根據統計,多數亞洲股市逐漸收復當時高點以來的跌幅,相對於MSCI世界指數,目前除了港股走勢較為弱勢外,其它不論東北亞、東協、陸股等皆表現超前,而越南、馬來西亞、台股等市場更是出現正報酬。
郭為熹表示,亞洲股市組成以金融、資訊科技及消費品等景氣循環類股為主,雖然近期美國貿易戰爭疑雲又起,但並未改變全球景氣擴張的事實,在此成長環境下,亞洲企業向來能首要受惠,反映在數字上,亞洲2018年預估EPS已經連續超過20個月獲上調,且不論盈餘預期獲調升的國家、產業都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郭為熹分析,統計顯示,亞洲企業盈餘上調家數升至7年新高,且獲利上調家數再度突破下調家數,細看各產業狀況,以保險與能源類股最佳,上調家數已是下調的兩倍以上,其它如科技、原物料、零售消費、地產、銀行等循環產業亦表現出色。
另外,郭為熹分析,MSCI新興亞洲自去年起,GDP年增高居三大新興市場之冠,今年市場預期年增幅將達6.1%,明年亦能維持5.9%的高成長趨勢,不僅成為支持亞股表現的重要因素,也能吸引國際資金回補。
郭為熹建議,若想搭上亞洲市場的成長列車,投資人不妨聚焦具長期高度增長潛力的亞洲金融與消費題材,像是金融科技崛起引領相關消費商機、受惠飲食習慣西化的東協速食、乳業股、中國肉品加工等消費類股,以及生活型態升級帶動的相關製造業投資契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