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3-14 17:22
《基金》4大特性,雙印國債吸睛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全球股市、新興市場及高收益債自金融海嘯以來已漲了一大段,2018年的資產配置布局,也該有新思維。富邦新興雙印主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侑宣表示,由於雙印兩國(印度、印尼)國債具備經濟成長、息收信評相對高、匯率相對穩定、風險分散效果佳等四大特性,是投資人應納入2018年投資組合的首選標的。
印度莫迪政府及印尼佐科威政府自上任以來,均大力推行經濟改革,包括擴增基礎建設、稅制改革、吸引外資投資等措施,均獲得國內民眾以及國際資金認同,因此展望2019兩國總統大選,兩國現任總統、總理獲得4~6成高支持度,連任勝選機會極高,預期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政經改革政策得以延續。陳侑宣說,雙印兩國未來三年預期經濟成長率也是新興亞洲的佼佼者,平均每年分別有7.4%、5.5%的經濟成長。
從國家主權債信評等而言,陳侑宣指出,國際三大信評機構針對印度及印尼兩國均給予投資等級評等,其中穆迪去年將印度國家債信評等調升為Baa2,而標準普爾及惠譽也先後在去年調升印尼國家債信評等調升為BBB-及BBB,且以評等展望角度而言,三家信評機構針對印度、印尼兩國均給予穩定或正向展望,意味著中短期內兩國主權債信沒有調降評等的疑慮。
此外,如果過去五年分別持有印度、印尼國債,即使期間國債價格有漲有跌,長期持有下仍可提供可觀之年化報酬,主要貢獻來源即為兩國國債提供6%以上的高票息收入。陳侑宣說,這就是高息資產吸引人之處,當資產價格漲漲跌跌時,高票息收入將可吸收部分資本利損,長期持有下,獲利機會較高。
陳侑宣特別提醒,印度、印尼境內國債因為是以當地貨幣(印度盧比、印尼盾)計價,因此投資此類標的時,須先考量匯率風險。過去從2011年到2015年期間,受到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開始縮減影響,資金大舉撤出新興國家,導致新興市場貨幣長期對美元貶值,印度、印尼貨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面對美元長期強勢,兩國貨幣對美元明顯弱勢。但自2015年起,隨著新政府上台,包括政治、經濟改革受到國際機構肯定,資金持續流入,因此印度盧比及印尼盾對美元匯率過去兩年呈現穩定或是趨於升值。而觀察主要國際投資機構對雙印匯率未來的預測值,未來兩年主要投資機構對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預測為升值幅度較大,最高可達5.7%,而最大貶值幅度僅1.2%;印尼盾部分則是幾乎全數機構一面倒預期印尼盾對美元呈現升值走勢。
由於2018預期將是市場波動劇烈的一年,陳侑宣建議,投資人應該在投資組合中納入部分具風險分散效果的資產,降低報酬波動性,雙印兩國國債跟主要金融資產(包含全球股市、新興股市、美國債市、全球投資等級債市、全球高收益債市、新興市場債市)過去兩年的報酬相關性,發現印度國債與主要金融資產的報酬呈現極低度相關,而印尼國債則是中低度相關,可以有效分散投資組合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