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e 發達集團技術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10-28 17:06

虛雲和尚禪七開示(初七第三日)

光陰快得很,才說打七,又過了三天。會用功的人,一

句話頭照顧得好好的,甚麼塵勞妄念澈底澄清,可以一

直到家。所以古人說:「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

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我們的路頭,只要放下包

袱,咫尺就是家鄉。六祖說:「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

滅即佛。」你我本來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只因妄念執

著,愛纏世間幻法,所以弄得四大不得空,生死不得

了。假如一念體取無生(參禪中剎那相應),則釋迦佛說

的這些法門也用不著了,難道生死不會休嗎?是故宗門

下這一法,真是光明無量照十方。昔日德山祖師,是四

川簡州人,俗姓周,二十歲出家,依年受具(受出家具足

戒),精究律藏(專講戒律之藏)。於性相諸經(性者性宗,

相者相宗),貫通旨趣,常講《金剛般若》,時人謂之周

金剛。嘗謂同學曰:「一毛吞海,性海無虧;纖芥投

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唯我知焉。」後聞南方禪席

頗盛,師氣不平。乃曰:「出家兒,千劫學佛威儀,萬

劫學佛細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見

性成佛。我當掃其窟穴,滅其種類,以報佛恩。」(頗有

佛弟子氣概)遂擔《青龍疏抄》出蜀。至澧陽路上,見一

婆子賣餅,因息肩買餅點(悟道機緣成熟是故菩薩化現說

法度脫,正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婆指

擔曰:「這個是什麼文字?」師曰:「《青龍疏

抄》。」婆曰:「講何經?」師曰:「《金剛經》。」

婆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答不得,

且別處去。《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

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那個心?」師無

語。遂往龍潭(禪師),至法堂曰:「久向龍潭,及乎到

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引身而出曰:「子親到

龍潭。」(必須親身觸證)師無語,遂棲止焉。一夕侍

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

曰:「外面黑!」(此是黑漆桶)潭點紙燭度與師。師

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

個什麼?」(馬上要勘驗是否真正明心,觸證如來藏識)師

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明心

破我見後於諸方大師所說皆能明斷而無疑惑)至來日,

龍潭升座謂眾曰:「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似血

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

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辯,若一

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

於是禮辭。直抵溈山,挾拂子上法堂,從西過東,從東

過西,顧視方丈曰:「有麼有麼。」山坐次,殊不顧

盼。師曰:「無,無。」便出。至門首乃曰:「雖然如

此,也不得草草。」遂具威儀(展具搭衣禮拜善知識),

再入相見。才跨門,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擬取拂

子,師便喝。拂袖而出。溈山至晚問首座:「今日新到

在否?」座曰:「當時背卻法堂,著草鞋出去也。」山

曰:「此子已後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呵佛罵祖去

在。」師住澧陽三十年,屬唐武宗廢教(三武一宗殘害佛

法),避難於獨浮山之石室。大中初,武陵太守薛廷望,

在崇德山精舍,號古德禪院,將訪求哲匠住持,聆師道

行,屢請,不下山。廷望乃設詭計,遣吏以茶鹽誣之,

言犯禁法,取師入州。瞻禮,堅請居之,大闡宗風。後

人傳為德山喝,臨濟棒。像他這樣,何愁生死不休。德

山下來出岩頭、雪峰,雪峰下出雲門、法眼,又出德韶

國師,永明壽祖等,都是一棒打出來的。歷朝以來的佛

法,都是宗門下的大祖師為之撐架子。諸位在此打七,

都深深的體解這一最上的道理,直下承當,了脫生死,

是不為難的。假如視為兒戲,不肯死心塌地,一天到晚

在光影門頭見鬼,或在文字窟中作計,那麼生死是休不

了的,大家努力精進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