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08-15 10:13

永續時尚商機 兼顧投資、環保

基金》
【時報-台北電】成衣界在快時尚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三大製造業,亦成為民眾生活的一環,根據統計,全球服飾業總產值今年將超過1.7兆美元,預計到了2026年,服裝業產值將接近2兆美元,也就是2013年至2026年的年均成長幅度達2.24%;然而,成衣業從生產原料、紡織、染整、加工、包裝到銷售,每階段都會對環境造成不同危害,因而讓永續時尚的重要性日益擴大,新興商機也應運而生。 PGIM保德信全球生態友善ESG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書廷指出,成衣界每年生產1500億件新服裝,雖然帶動的產業鏈商機龐大,但碳排量占全球亦高達10%,成衣也被視為全球僅次於石化工業的第二大污染產業。 根據統計,一條牛仔褲所消耗的用水高達8500公升,碳排放量更達33公斤,因此指標時尚大廠相繼訂出減少碳排目標,期望在2030年能將碳排降低3成,包括快時尚品牌龍頭H&M、ZARA紛紛訂下2030年全面改使用永續可回收材料的弘願,並積極尋找相關供應鏈廠商。 時尚產業除了使用再生有機羊毛、棉、麻、聚酯纖維等原料作為新成衣,現在連海洋廢棄塑料也能透過最新技術,再製為尼龍紗線,另外像是全球第二大化工公司杜邦,旗下生產的綠色纖維產品更趨向永續時尚,所開發的先進材料不僅輕薄、耐磨損,更強化機能性,而奧地利的蘭精(Lenzing)企業開發的天絲、莫代爾等碳中和綠色纖維,則以天然木材製成,且生產過程無污染,在國際擁有超過千項專利權。 張書廷表示,事實上,具有高度ESG作為的企業,不僅有機會獲得新訂單挹注,或是擴大新商機,亦可獲法人資金青睞,眼見時尚產業開始強化ESG營運面向,並將減碳落實到上下游供應商,期望達到全面淨零碳排,有利於這些綠色企業在富時生態友善指數、Refinitiv路孚特ESG評分中獲得居前位置,進而吸引長線法人資金進駐。 野村投信表示,由於市場投資人預期為避免經濟陷入衰退,Fed利率政策可能自2023年開始轉向,由目前的升息轉為降息,未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大幅升高的機率不大,現在殖利率由高點滑落,可望帶動市場股價築底翻揚,永續投資又有各政府政策出台、企業轉型利多題材加持,後市漲升潛力更令人期待。(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