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 發達集團副董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1-07 11:06
多元核爆監測 分析核武有一套
多元核爆監測 分析核武有一套
文:編譯王光磊2016-01-07
北韓高調宣稱「氫彈試爆成功」,雖然其試爆當量與裝置種類仍有待研究與釐清,但美國等核武大國早已在多年的監測經驗中,發展出各種監控核試爆的方式,進而分析北韓(或其他試爆國家)的核武技術能力。
從1945年7月16日,人類首次打開「核能」這個潘朵拉之盒至今,各核武國已進行超過2000次核試爆,這讓核爆監測技術發展,幾乎與核武發展劃上等號。
在核試爆的瞬間,會產生爆炸閃光、震波、音波、熱能、電磁波與輻射塵等物質,即便像北韓採用地下核試,各國地震監測單位都能第一時間透過震波與極低頻音波,推算出震源,進而推斷出「人造地震」的出現。
除了地震波與音波監測,美國亦會透過衛星偵測電磁波、爆炸閃光與輻射逸散等指標,再由固定氣象站或者WC-135這類偵察機,蒐集逸散在大氣的同位素氣體與微粒,進而判斷核子裝置的核心原料,以及核武製造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