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25 07:46

中享優惠又築債務陷阱 美早不爽

2025/09/25 05:30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最大出口國,卻長期享有開發中國家待遇。(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強二十三日宣布,在世貿組織(WTO)的談判中,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待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最大出口國,卻長期享有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差別待遇,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時,成為美方貿易施壓中國的重要議題之一,眼見WTO改革無方,川普二〇二〇甚至自行將中國從「開發中國家」名單中剔除。
在WTO一六六個會員國中,近三分之二自居開發中國家。他們與已開發國家談判達成協議後,享有較長的緩衝期,同時可以維持較高的進口關稅與其他促成其經濟成長的貿易壁壘;再者,根據WTO規則,若一國政府補貼未達從價稅一%,屬微量補貼,成員國須取消對該國的反補貼調查,但若開發中國家,門檻可提高至二%。
如此的差別待遇,旨在協助窮國脫貧、創造就業並使其整合入全球貿易體系。然而該地位的有利影響已超出貿易。已開發國家承諾每年捐助一千億美元,作為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調適資金;中國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卻無須支付該費用,引發歐美抨擊。
此外,中國豪擲數兆美元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許多貧窮國家因而陷入中國債務陷阱;中國卻以發展中國家地位,向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組織申請開發援助、貸款與科研資金。曾有專家警告,如果失去發展中國家地位,中國可能面臨更高關稅、生產成本提高、更多的減碳義務,以及大大減少國際優惠貸款,這些結合起來恐進一步衝擊中國就業市場。
二〇一九年七月,川普施壓世貿組織,要求取消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他在給時任貿易代表萊席爾的備忘錄中指出,「幾乎每項目前經濟數據都顯示,中國的宣稱是虛假的」。翌年二月,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片面公告,將中國、香港、印度等二十五個經濟體從開發中國家名單中剔除。
二〇二三年六月,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進一步通過《終止中國開發中國家地位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對國際組織施加影響,讓中國不再享有開發中國家地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