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7/11/71172.jpg)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12 18:44
保德信跨足ETF市場 「市值動能50」聚焦三大核心
2025-02-12 18:36:29 記者 丁于珊 報導
ETF投資在台灣成為顯學,投資人對於多元化、低成本且具備策略性的投資工具需求日益增加,而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台灣ETF基金規模截至去(2024)年底已來到6.38兆元,持續刷新歷史新高。看準ETF趨勢方興未艾,保德信總經理梅以德(附圖右)今(12)日宣布,2025年為保德信重要的ETF元年,不僅正式從主動式基金專家跨足ETF市場,首發被動式台股ETF基金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保德信市值動能50,代號009803),為蛇年首檔市值型ETF,每單位發行價10元,募集期間2/18-2/24,也是台灣第三家投入ETF的外資投信。
梅以德指出,2025年保德信結合集團在ETF的經驗與資源,投入台灣ETF市場,由市值型台股ETF打頭陣,未來也將憑藉集團優勢與在台灣累積多年的專業能力,致力於提供符合市場趨勢且具競爭力的ETF產品,冀滿足投資人不同的財務目標。
梅以德強調,未來保德信的ETF產品將聚焦於核心投資與創新策略,可望為市場帶來具差異化、前瞻性的投資選擇,並會根據台灣投資人的需求,設計符合台灣市場特色的ETF,協助投資人掌握市場機會、提升資產配置效率。
台灣ETF發展超過20年,ETF的演進與時俱進,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附圖左)分析,以最具代表的市值型ETF來看,目前市值型ETF已來到3.0世代,最初1.0的市值型ETF產品,主要以市值作為排序基礎,並以貼近指數為目標,因此較沒有額外篩選成份股機制,而是以追求大市值公司的穩定性與成長性。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2.0世代的市值型ETF開始融入主題性投資的概念,如加入ESG、低碳轉型等主題。
李孟霞指出,如今市值型ETF除了持續獲得投資人青睞,選股因子也更為細緻,不僅要投資市值大的標竿企業,還要擁更多創新的選股因子,如市值成長性的篩選、個股品質的評量,或是透過前瞻指標選出高成長性企業等,進一步提升ETF的成長潛力與市場競爭力;此外,新一代ETF多配有收益平準金機制,有助於穩定配息表現。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009803)為市場上第一檔能同時聚焦三大核心的市值型ETF,包含掌握過去大市值的指標企業、追求現在強動能的強勢股,以及展望未來最具成長契機的成長龍頭,搭配保德信首創的市值成長篩選機制,篩選各產業市值前15%或近三年市值成長前15%強企業,並採用五大篩選因子,分別為市值、成長、動能、價值、品質。
其中,成長因子採用國際專業金融分析機構FactSet預估市場對企業未來12個月EPS成長率,精準捕捉具成長潛力標的,再依照電子、金融、傳產市值權重,以及流通性等考量,最終精選50檔台灣指標企業,讓ETF投資與強者同行,且發行價10元為目前市場上價格最便的市值型ETF,投資更好入手。
值得一提的是,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不僅在產業配置上更貼近加權指數,透過篩選因子排序,從營運效率、成長性、夏普值表現等面向評估,更能選出具有成長動能的標竿企業。
以該ETF所追蹤的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來看,電子股占比為74.5%,占比最大為半導體42.9%,其次是其他電子14.4%,而電子股最大持股為台積電(2330)31.1%;在非金電部分,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的前三大佈局產業為航運6.9%、化學工業1.8%,以及運動休閒1.7%,產業分布更為分散且符合成長趨勢,不易過度偏重電子類股,又能納入市值成長超前的隱形冠軍傳統產業。
除了追求成長,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也創造息利雙收契機,每年6月與12月兩次的成分股定審時,分別加重不同的因子權重。接近台股除息旺季時,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在6月指數定審加重價值因子篩選權重,把握潛在高股利率標的,根據統計,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近五年平均股利率達5.4%,優於加權指數同期平均的3.9%,明顯提升投組股息收益機會,並採用經典的3月、6月、9月、12月季配息機制,讓投資人更易於安排資金流需求。
而12月進入旺季行情,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在成份股定審時加重動能選股因子,乘勝追擊旺季行情,根據統計,每年第一季和第四季為台股全年表現最好的兩季,追求強勢股有望推升報酬表現更上層樓。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擬任經理人張芷菱表示,ETF追蹤指數為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因為擁有篩選因子排序,從營運效率、成長性、夏普值表現等面向評估,讓持股標的具備能漲抗跌特性。統計自2021年以來,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眾多次產業漲幅超越大盤表現,包括電腦及週邊設備、光電、金融、航運、電機機械、塑膠產業等,凸顯追蹤指數選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