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hang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20 04:43

今年大震盪 恐打多腳蜈蚣底

2016年01月20日工商時報記者許庭瑜/台北報導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1-20/clipping/656/a26a00_t_01_02.jpg
大陸股市急拉,激勵台股昨(19)日續漲43點收7,854點,不過成交量縮至僅743億元,創今年新低量,顯示買盤還是相當審慎。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認為,今年台股由於主流不明顯,獲利能力成長偏弱,加上產業轉型的陣痛期持續,因此不會只出現一次底部,上半年將來回震盪多次打底,出現很多隻腳的蜈蚣底,並以10年線為軸心區間震盪。
至於台股未來的趨勢,則得等到520新總統就任及新內閣政府的政策出爐後,才會有更精確的方向。
陳朝燈指出,去年下半年新產業與舊產業碰撞,原本市場最重要的指標開始出現動搖,預估「舊經濟沉淪,新經濟興起」在今年將會是很明顯的趨勢,且這個經濟轉型也須要花至少5年來調整。
陳朝燈解釋,五年前台灣市場從PC產業轉往手機產業,當時就經歷了一次陣痛期,不過這次則是要由製造業,轉到智慧製造,甚至服務業如零售、店商、軟體,及醫療等,跨的領域更遙遠,所以轉換的過程也會更加辛苦。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則提到,去年上半年台股企業獲利佳,可是下半年卻一路下滑,預估2015年企業獲利是年減2.9%,而今年因為國際景氣復甦慢、金融業獲利下滑,及來自紅色供應鏈的競爭等因素影響,恐怕全年企業獲利也只能成長1%左右,難推升加權指數有狂奔式的走勢。
陳同力表示,在不景氣下的投資術,就是要找到新產業、新藍海,如虛擬實境(VR)、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穿戴裝置,尋找未來的龍頭。此外,新市場/專利等也是可以著墨的重點族群之一,如新藥專利、工業4.0以及物聯網等。
整體看來,2016年因為經濟轉型的影響,固有的產業會逐漸被新產業取代,因此有題材的中小型股將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即使指數表現空間不大,但挑對中小型股還是可以有傲人成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