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動 發達集團副董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11 07:45
IBM突破瓶頸 開發7奈米晶片
IBM突破瓶頸 開發7奈米晶片
2015-07-11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IBM宣布克服科技業「極大瓶頸」,在實驗室成功開發精密到7奈米的晶片,象徵半導體發展的重大突破。
為開發更精密的電腦晶片,IBM投資30億美元,與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和三星在內的合作夥伴,在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實驗室終於成功開發製造7奈米晶片的技術。
當今市面上伺服器所採用的是22奈米或14奈米製程的微處理器,目前朝10奈米製程發展。
台積電今年計劃2017年試產7奈米,但IBM搶先一步,先發表實驗室版本的7奈米晶片。
比較起來,人類的頭髮是7奈米的1萬倍,而紅血球直徑大約是7,500奈米,一束DNA約為2.5奈米。
IBM採用矽鍺為材料,而非原本的純矽,並利用極紫外線(EUV)以直徑逼近原子大小的解析度蝕刻晶片上的圖案。
新一代EUV微影步進機所需曝光時間較長,能否實現高速製程,目前尚不明朗。
就算是極微小的震動,也會影響蝕刻分子厚度線路的光學精準度,半導體業者也因此不得不興建專用的穩固建築,讓設備不受震動影響。
如今,半導體業者也得做個決定,是否押注矽鍺為材料。
IBM的晶片製造部門上周已正式被格羅方德併購,如今靠授權技術給製造商。
Envisioneering總裁杜赫提(Richard Doherty)說:「IBM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紳士賭徒,不再是賽馬主人。他們仍想投入競賽。」
IBM半導體研發副總裁哈雷說指出,EUV是一項技術轉機,但目前為止只能在實驗室製造,尚無法在工廠生產。
而IBM的最終目標,是要成功生產比業界預計明年問世的10奈米更精密50%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