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03-12 20:10

年紀大了,如何顧血管?

轉貼!!
年紀大了,如何顧血管?/ 天下雜誌
上了年紀,難免身體機能走下坡。想要健康抗老,可以從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狀況開始。只要能訂下正確的目標、破除迷思,你也能「逆齡」。
歲月催人老。人體各項生理機能多半在二十五歲左右達到巔峰,然後就默默地逐漸走下坡。
科學界對老化的機轉充滿好奇,也不斷提出各種「抗老」、「逆齡」的主張,攫取大眾目光。
國內高齡醫學研究權威之一、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在最新力作《真逆齡》書中指出,全世界目前有關老化與高齡的研究調查有兩大方向:一是疾病管理,另一是失能預防。
在疾病管理的面向,陳亮恭特別提醒,「你必須依照自己的年齡與身心狀況去設定目標,減緩老化帶來的健康衝擊。」
掌握逆齡的策略之一,是提升心血管代謝健康。但很多人其實不曉得上了年紀,應順勢調整顧血管的做法。怎麼做?以下是部份內容:
心血管老化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主要是血壓、血糖、膽固醇與慢性發炎的狀況。影響血液內膽固醇濃度的因素,又跟遺傳、年紀、運動量、飲食型態、體重等高度相關。
也因此,血壓、血糖、血脂的穩定就變得很重要,透過飲食控制、適度運動、不抽菸、控制體重等,可以預防心血管及代謝疾病上身。
血壓、血脂不用太低
不過,隨著年齡增加,針對高齡長者的血壓控制,不建議維持在太低的狀態,這樣反而可能會讓體內器官與組織內的血液灌注不足,容易出現暈眩,甚至引發中風。
二○一四年六月,一篇《神經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晚年血壓偏低與記憶力惡化有關,尤其是那些在中年就診斷出高血壓的人。
換句話說,如果中年就有高血壓且服用藥物降低血壓的人,到了晚年更應持續監控血壓;但此時監控的目標是,不能讓血壓過低。
這類病人若晚年的血壓變得很低時,反而可能會增加大腦損傷的風險,例如中風或血管性的失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是。針對中年人的糖尿病,目前建議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六.五%左右,但若對象是高齡者,如此嚴格的控制標準,反倒可能提高了糖尿病的死亡率、或是身心功能退化的可能。
國外也早有研究報告指出,高齡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愈嚴格,死亡率竟然變高,這是因為血糖太低或重度低血糖的人,容易發生昏迷,而發生一次低血糖,就有可能要人命。
七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也不建議將血脂(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數字,因為膽固醇是必要營養素,也是維持荷爾蒙穩定的重要來源。當膽固醇過低時,從某個角度來看,反而是營養不良的表現,會影響面對急性疾病時的身體防禦能力。
飲食、體重控制是兩大關鍵
飲食控制加上體重控制,是減緩心血管老化速度、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的兩大關鍵。
食物攝取的原則很簡單,少碰含高飽和脂肪酸的肥肉,以及反式脂肪的糕餅、甜點、加工食品等食物。選擇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酸、低反式脂肪類型的食物,減少鹽分攝取,多攝取例如全穀類製品、堅果、含有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蔬菜、水果等。
有心臟疾病的人不應該抽菸,也必須控制飲酒與咖啡的量。如果要喝紅酒,也須適量。
此外,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要開始清楚自己的心血管與代謝風險,利用一般健檢得知自己的膽固醇、血糖、血壓、心電圖是否異常,必要時(例如有家族病史)可針對心血管系統做「心血管健檢」。
至於體重控制,則必須依照年齡做調整。一般建議老年人不要過瘦。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最好把身體質量指數BMI(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控制在十八.五到三十五之間就好,要注意營養,不可以太瘦,也不需要刻意減重。
-------------------------------
老年人的血壓、血糖、血脂標準
血壓控制標準:
依據美國發表的成人高血壓治療指引,60歲以上的血壓控制標準是收縮壓小於15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90毫米汞柱。
血糖標準:
美國糖尿病醫學會與老年醫學會共同建議,健康老人的空腹血糖小於126 mg/dL,兩小時飯後血糖小於180 mg/dL,糖化血色素小於7.0%。衰弱老人的空腹血糖小於180 mg/dL,兩小時飯後血糖小於252 mg/dL,糖化血色素小於8.5%。
血脂(膽固醇)標準:
依據成人血脂治療小組建議第四版,75歲以上健康老人的低密度膽固醇,要在130~160 mg/dL,超過190 mg/dL就須用藥。有心血管疾病、放支架的長者更要低於100 mg/dL。
(摘自《真逆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