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托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6-07 09:08

最幸福的人,不必問人生意義

本帖最後由 095 於 14-06-24 00:29 編輯
正面和負面,你都要接受,這才是人生的全部

文章:最幸福的人,不必問人生意義

也許窮人家的孩子沒有玩具熊、任天堂,甚至沒有一件好衣服,
但他們擁有如蓮花綻放的美麗笑容,也不必問: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這是一個永遠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每個人生的階段答案也不一樣。

有些人不斷在找尋答案,有些人一生只得到「沒有意義」的答案。
但不論有沒有答案,是什麼答案,都有一個不可缺的要點:人生有意義的人,心中必定歡暢。

不一定要擁有什麼。
幾年前,我到寮國去。

那時候,它還是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國度。

由於地處內陸,交通不便,農作物雖然豐盛,但現代民生物資仍然非常缺乏。
窮人家能有一件沙龍蔽體已經不錯了。
車行荒野,幾無人煙,經過一座開滿蓮花的大沼澤旁,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難忘的景象。

六個五、六歲的孩子,光著身子,嗨呀嗨喲,很有節拍地在沼擇中划船。
所謂的船,只是簡陋的竹筏子。 被陽光均勻洗禮過的身體,泛發著黑金光澤。
他們笑得非常非常開心,劃得非常非常用力,一起往前劃,划到沼澤中心,又劃回澤邊。
我舉起相機,他們也舉起手,完全沒有芥蒂的歡迎罕見的不速之客。
嘩啦!其中一個孩子跳進水裡,像魚一樣的泅泳。
一會兒,又跳上筏子來。
然後,他們又心滿意足,嗨喲嗨喲,一心一意地在開滿豔紅色蓮花的池上行舟。
我發了很久很久的呆。

我知道,他們絕對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們沒有玩具熊,也沒有任天堂,他們甚至沒有一件好衣服。

可是,沒有人有權利覺得他們「好可憐」。
我覺得我「好可憐」。我們都一樣可憐。
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燦爛,那麼自然,那麼純淨,那麼百分之百的笑容。

我因忙碌才能充實、表面上看來滿有意義的人生,好像從來沒能使我笑得如此喜氣。

那麼美麗的笑容使我的心如蓮花,在溫暖的陽光下,和千百朵蓮花一起嫣然盛開。

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希望他們永遠不必為這個問題浪費時間。
心裡從沒浮現過這個疑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快樂接受人生的正負面

我這麼努力,到底有沒有意義?
我們不時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不只問人生有沒有意義,也問很多事有沒有意義:我這麼努力讀書有沒有意義?
做這種工作有沒有意義?
這麼辛苦的幫他忙有沒有意義?
到底什麼是「意義」?
是成功,是利益?
還是某種榮譽?
我們問的「意義」,通常只是很現實的利益,名或利。

但是,我們的意識在提出這個問題的同時,其實已經給予了否定的答案──我們是因為覺得沒有意義,所以才提出這樣的問題。

在解答自己疑問的同時,我們往往讓正面想法取代了負面想法。

換句話說,我們只是拿「意義」來打擊自己,讓自己沮喪,卻又改變不了現狀,或根本無力改變現狀。

我的一個攝影師朋友曾經一直檢討,他們那麼辛苦的投入攝影有沒有意義?
使他不斷問這個問題的導火線倒有些趣味:有一天,他到一個很偏僻的鄉下拍照,想要拍一個坐在路邊歇涼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並不喜歡當模特兒,或是不好意思,
著急著說:「不要,不要!」為了阻擋他的鏡頭,竟然把裙子整個拉到上面來,擋住自己的臉。
「那一剎那,我忽然覺得自己很殘忍,而我的工作很沒有意義……她為了不讓我照臉,寧願拉起裙子把臉遮住……」
從此,他一直在檢討他的半生心血有沒有意義的問題。
工作不來勁,遇到精采畫面時,也不再勇往直前搶鏡頭。
當他對我訴說這件事時,旁邊有個老先生說話了:「少年人,如果你真的愛這個工作,
你不但要愛歡迎你拍照的人,也要愛拒絕你拍照的人,正面和負面,你都要接受,這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只想撿甜頭吃。」
我的朋友和我聽了老先生的短短評論,如醍醐灌頂。
「事實上,有沒有意義,只有老天爺知道!」 我們問老先生,他做什麼工作?
他說,他是退休老師。
「我很喜歡教學生,可我教了三十年書,我教過無數個博士,也教過殺人犯和搶劫犯,我對他們都付出同樣的愛心呀。
當我發現我的學生長大後為非作歹時,我也曾經很沮喪,我這麼努力到底有沒有意義?我發現我不知道,因為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工作,我還是要盡人事,其他的就聽天命吧!佛教裡講自性自救,我要救他,他不救自己,有什麼辦法?」
我想,在讀書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很多東西,背了學了將來沒有太大意義──
後來出社會後也證明,從前背得死去活來的東西,占據了我年少青春的東西,並沒有意義──讓我絞盡腦汁的地理課,
那些鐵路、那些城市,有的現在已經不存在,有的改了名字,我那時總認為地理考全班最高分完全沒「意義」。
但反過來想,我在企圖考全班最高分,在我的腦海裡冥想鐵路網的同時,我不也體會了某種遊戲的歡喜,在我得到好成績的那一剎那,我不也曾經快樂過嗎?

當然,如果那些讀死書的時間可以省下來更好不過,可是,在我還沒有能力打破那個「迂腐」制度的時代,我只能以正面意義打敗它,而不要讓它帶來負面意義打敗自己。

在天地間書寫生命奇蹟

每個人有意義的事不一樣。某些人心中最有意義的事,對其他人可能毫無意義。
歷史上有數不清的人,為了奪取自己心中最崇高的精神標竿,不惜捨生取「義」。
換了你,可能嗤之以鼻。

原來人人如此不同,如天與地。
也就因為,有人願意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這個世界才能像一個美麗的交響樂團。

史考特徵服南極的故事,你我絕不會師法前賢,但都會深深感動。
他是一位英國海軍船長,也是英國南極探險隊的司令,自小害羞而膽小,陰錯陽差地加入了南極探險隊。
從此,他愛上了南極。
愛上南極,或者,愛上了不可解釋的宿命,一種奇妙的「非如此不可」的生命旋律。
他發誓,在有生之年,非征服南極點不可。

他要使英國的南極探險隊,成為第一支在南極豎起國旗的隊伍。

此後十二年,費盡心血的籌備,又歷經幾千公里,不畏嚴寒的奔走,第一次遠征南極點他幾乎成功,但卻因突然襲來的暴風雪而功敗垂成。

他並不灰心,經過更充足的準備,他與經驗同樣豐富的隊友,再度回到南極的冰雪天地。

他們帶著機動雪橇、西伯利亞的迷你馬、阿拉斯加的狗群,和紐西蘭政府捐助的大批冷凍羊肉,準備一舉成功。
冰封的南極,擁有令人驚嘆的風光,也藏著驚人的兇險,即使在夏季,氣候仍捉摸不定,每日溫差可以在攝式零下七度和零下六十度間肆意徘徊,她像個美麗而暴躁的情人,驕縱的調戲著痴心的追求者。

即使準備再充分,所謂冒險,仍只是一場賭博,並不保證你能收回投下的生命資本。
未知,使人惶恐,卻也充滿冒險與刺激。

冰雪封凍,使承載的睡袋與帳篷增加了一倍半的重量,機動雪橇的率先故障,更使搬運必備貨物難上加難,暴風雪常使空氣中充滿飛舞的冰錐,即使在帳篷中,呼出的氣,還是會使鬍子結成冰塊。
西伯利亞的迷你馬只能畏畏縮縮的擠成一堆,等到死神一一解脫牠們的痛苦,終於成為人與狗的必備糧食,由於食糧不足,其中一半人馬被迫折返,向繼續挑戰極點的五個人舉杯祝福。
他們並沒有想到,這一次別離也是永遠的告別。

風霜如針,刺進他們早已凍傷的雙頰,史考特等人奮力邁向通往極點的道路。
但出乎他們意外的,他們並非第一支朝聖隊伍。

在距離極點四十三公里的地方,竟然發現,挪威探險隊已經插上了他們「到此一遊」的旗子。
那真是無情的打擊。

但他們仍堅持接近極點一些,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他們成功地征服心目中的南極點──它和南極的每一個地方一樣,只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的酷寒大地,並沒有人開香檳和party歡迎。
而且,他們必須馬上面對,長達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回返路程。
去與來,同樣艱辛,糧食則更為不足。

一位最健壯的隊友失足跌落在冰崖中,嚥下最後一口氣,另一位隊友為了把糧食留給其他人,選擇獨自告別,悄悄在荒涼的冰雪中迎接最後一刻。

剩下的三個人,並沒有回到出發點。
一直到他們去世八個月後,搜救人員才發現他們,靜靜躺在距離原點才十一公里的帳篷中,任白雪為他們建築墳塚。
史考特的日記被發現了。
最後一篇,他寫著:我們仍應堅持抵達終點,但我們卻已虛弱不堪,當然,我知道終點已經不遠。

這很可惜,可是我不認為我能再寫下去了。
願上帝照顧我國人民。
我們也許不認為,征服南極有什麼意義,可是,每一個求仁得仁的故事,總使人想向他們深深致敬。

==
增加 2篇
人生路上,你學會了多少
學會理解,因為只有理解別人,才會被別人理解。
學會忍耐,因為事已成現實自己無法改變。
學會寬容,因為人生在世誰能無過呢,人無完人。
學會沈默,因為沈默是金。
學會說不,因為做不到的事不要強求,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
學會觀察,因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有眼觀其變,才能明辯是非。
學會忘記,因為只有忘記已經失去的才能立足當前,展望未來。
學會放棄,因為有的東西只能遠遠的欣賞。不是你的,就不要去追求,放棄是最好的選擇。
學會適應,因為任何條件下都要生存。
學會珍惜,因為現在得到的都是最美好的。
學會付出,因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報,雖然付出與回報不總成比例。
學會克制,因為沖動往往會事得其返。
學會思過,這樣才能找到自己不足之處。
學會嘗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懂得人生的苦與樂。
學會改變,因為你不能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
學會裝傻,因為人生難得糊塗。
學會快樂,因為只有開心度過每一天,活得才精彩。
學會知足,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美好,真所謂知足常樂。
學會承受,因為在人生當中 總是發生一些突如其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別無選擇,只是默默地承受,並勇敢地面對。
學會傾聽,因為聽取傾訴,是對她人的尊敬,
也是對她人的一種解脫,也是一種安慰。
學會知而不言,因為言多必失。
學會自我解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自我超越。
學會知難而進,因為這樣可以磨練自己的意誌。
會一分為二看事情,因為凡事不是以自己的目的為轉移。
堅強地爬出來,因為人是從坎坷中才茁壯成長。
學會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清醒、明白。
學會從痛苦中 學會珍愛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為什麼要等快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才感到人生短暫呢?!
學會用心去看世界,因為這樣才會看清人的本來面目。
學會拿得起來放得下,
因為只有這樣才會重新開始新的起點。
學會轉移心情,
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從悲傷掙紮出來,才會讓自己快樂起來。
學會向前看,因為生活節奏太快來不及回首。
學會堅韌不撥,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戰勝生活中好多困難。
學會渴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造就動力的源泉。
學會享樂,因為這是我的努力付出所收獲的成果。
學會奮鬥,因為它是我美好人生的伴侶。
學會愛,因為愛可以給我力量,只有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學會感恩,因為感恩可以帶來融洽,帶來快樂,不讓自己留有遺憾。
人生之路腳下走,生活之辛心間流,風霜雪雨,傲骨寒霜,細心品味,感悟人生
===
苦甜人生
你說 , 你希望人生只有快樂 , 沒有痛苦 。
但真實的人生並非如此 ,
雖然不會一直都是甜 , 然而也不會一直都是苦 。
就像白天之後一定會有黑夜 , 山峰一定連著山谷 ,
生命的本質總是苦樂參半 ,
並且高低起伏 。
因此 , 親愛的 , 要能享受甜 , 也能接受苦 。
當你可以平靜地感覺人生裡的各種滋味 ,
必然也能深刻地領會生命的各種風景 。

畢竟只有黑夜才會出現燦爛的星星 , 清澈的小溪總是輕快地流過低低的山谷 。
(轉貼)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