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喬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11-13 08:11

國際能源署:美國2020年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大紀元2012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國際能源署(IEA)最新一份報告說,美國到2020年將超越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這個趨勢的背後是美國開發出開採頁岩油的新方法,一項稱為「水力壓裂」的技術,並且發展速度快過預期,這標誌著頁岩油革命重繪了全球能源格局。
這使國際能源署首次做了如此的預測。它強調北美地區克服技術困難,鑽探巨大頁岩油儲量的熱潮,導致世界改變了石油和天然氣的供需平衡。
不過,有分析師警告,美國石油榮景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不能保證能依IEA預測水平持續增長。
週一(12日),IEA在其年度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美國目前能源總需求20%倚賴進口,但到2030年將有戲劇性的逆轉,能完全自給自足。到約2035年北美將成為石油淨出口國。
此展望如能實現,IEA預測將顯著影響世界大宗商品市場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部份分析師推測,無論美國是否能源獨立,未來20年仍將守護世界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如果美國退出這個角色,依賴中東原油進口不斷增長的中國,將會取代它。
國際能源署(IEA)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Fatih Birol)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說,美國歷來從中東進口大量石油,不消幾年時間將不再需要,影響所及遠遠超過石油市場。
刺激經濟 創造就業機會
由於不斷開採油田,帶動了美國北達科他(North Dakota)、奧克拉荷馬、懷俄明和德州等地區的經濟,這些州的失業率均低於全美平均值的7.8%。其中,北達科他州僅3%,奧克拉荷馬州為5%。
資訊分析機構IHS公司表示,在原油和汽油鑽井的蓬勃發展下,支持了170萬個工作機會,在2020年之前,將可替美國增加130萬個就業機會。
美國產油產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開採頁岩油的新方法被發現了,一項稱為「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的技術,已能開採出蘊藏於頁岩與其他堅硬石塊之間的碳氫化合物能源,且發展速度快過預期,促成了這項重大的改變。過去要開採頁岩油既困難又昂貴。
但不少人士擔心水力壓裂法將污染地下水,希望完全禁止。奧巴馬政府提供能源開採的土地面積,比上一屆政府來得少。但奧巴馬允許在北極鑽井,同時也不怎麼限制水力壓裂法的運用。
奧巴馬政策促使新興能源蓬勃發展
奧巴馬總統在第一任期內,美國生物燃料─如乙醇(ethanol)─及非傳統緻密(tight)原油生產增加,並實施新的燃油運輸效率措施,以期大幅減少對外的倚賴。IEA估計,這將使美國10年間自每日進口1,000萬桶石油大幅下跌至僅400萬桶。
根據華盛頓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由於油價居高不下和新鑽油方法的研發,美國每日原油生產已上升7%至1,076萬桶,連續四年原油產量增加,今年也是自1951年以來產量提升最大的一年。許多專家對此感到驚訝。歐佩克(OPEC)上周首度承認,頁岩油將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市佔率。
美國能源部估計,美國原油和其他液態烴(含生質能源)的產量明年將達到每日1,140萬桶,創下美國有史以來新高水平,與沙國的1,160萬桶相距不遠。花旗銀行則估計,在2020年之前,美國原油將日產1,300至1,500萬桶,讓北美成為「新中東」。
上一次美國原油產量全球最高時是在2002年,當時沙國因911事件後的油價太低而急劇減產,自此以後,沙國和俄羅斯一直並列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
儘管如此,由於美國每天的用油量是1,870萬桶,未來幾年美國仍將需要進口原油。此外,美國國內產油增加並沒有導致更便宜的汽油價格,且中東和北非的地緣政治仍有干擾。但無論如何,美國產油增加將有助於國內的經濟復甦。
(責任編輯:林詩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