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6 04:59

短短2年!淨投資從1600億轉為負400億 韓半導體商加速撤中

2025/09/05 16:45  
三星與SK海力士急於執行撤離中國策略。(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韓國媒體《韓民族日報》(Hankyoreh)報導,川普政府持續針對相關公司在中國的半導體廠升高出口管制措施,顯示華府對遏止中國的強硬立場,基於中國業務的不確定性加劇,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正急於實施撤離中國策略。
報導說,韓國政府與業界人士透露,幾個月前川普政府就確立透過設備出口管制,壓制中國半導體製造的構想,並將此意圖告知韓國政府與業界。韓國政府與晶片製造公司一再表示此措施恐對美國構成風險,但華府對這些呼籲置若罔聞。
近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宣佈「出口管理條例修正版」,將三星與SK海力士從「驗證最終用戶」(VEU)的授權名單中移除。VEU是指無須個別許可,而獲准出口美國管制產品,比如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實體。移出該名單亦即美國政府片面撤銷拜登政府2023年10月發布的許可豁免。
新措施將於明年1月生效,從明年起,三星與SK海力士在每次將美製半導體設備輸入其中國廠前,都必須取得美國政府批准。美國商務部估計,這將導致每年新增1000份申請,換言之,韓國半導體廠每天必須至少提交3份申請,來為中國廠提供設備。
目前三星約40%的NAND快閃記憶體在西安廠生產。SK海力士則約有40%DRAM與20% NAND分別在其無錫及大連廠生產。
報導說,韓國晶片製造商正努力因應這場巨變。自2022年10月美國政府對輸往中國的半導體設備正式實施管制以來,相關措施不斷升高,這意謂中國廠的營運優勢,比如低廉的生產成本正消失。
事實上,在川普政府開始加強管制之前,韓國半導體公司已逐漸撤離中國。根據韓國官方統計,去年韓企在中國積體電路製造業的淨投資為負13億美元(397.3億台幣)。
2022年在美國管制全面生效前,該投資達52億美元(1589億台幣),2023年降至零,相關數據顯示,撤回的本金投資已超過對中國半導體設施的新投資。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Kim Hyok-jung指出,「韓國晶片製造商顯然自行做了準備,比如收回當初投資中國的資金」。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