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30 08:46
食用色素吃多會致癌? 專家打臉:規定劑量內無害健康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近日網路流傳,食品中含有食用色素,吃多了恐有致癌風險。食藥署指出,食用色素主要用於增添食物之外觀,使用前必須經過審慎評估,訂定適當使用規範,產品在規定的使用劑量內,應不會危害健康。
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指出,食用色素可分為天然色素及人工合成色素。依據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介紹,人工合成色素有紅色6號、紅色7號、紅色40號、黃色4號、黃色5號、綠色3號、藍色1號、藍色2號等,紅色6號主要添加於餅乾、果凍等糕點類食品,綠色3號則用於抹茶類的餅乾或飲料。
中華文化基金會指出,許多食物經過保存或加工,會使原本的色澤變淡,此時添加食用色素,就能添加食品外觀、促進食慾,並提升消費者購買意願。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也指出,政府對色素添加規範完整,目前也沒有研究佐證致癌一說,食藥署除定期抽驗食品中的食用色素外,也會同時關注國際間對食用色素的研究及使用規範,進而視情況調整使用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