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cheerful 發達集團董事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18 06:18
梁彥平專欄/跌深績優股 下波反攻先鋒
【經濟日報╱梁彥平(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 】
台股近期集利空於一身,國際間地緣政治問題難解,且面臨升息循環去槓桿壓力,避險情緒升溫更加劇國際股市的波動。國內又因高雄氣爆重災弱化石化業旺季營運,以及金管會宣布接管兩家問題保險機構等不利因素擾盤,台股回檔修正幅度超乎市場預期。
此外,台股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新興亞洲指數再度遭到雙降的衝擊,更使外資買盤再度縮手,不見先前持續買超助漲台股的驅動力。因此,本周成交量若不見起色,則大盤恐仍難以擺脫半年線與季線間橫盤築底的窘境。
企業財報法說的題材,未能激起市場追價火花,第3季產業旺季營運加持的戲碼也無法吸引投資人目光,因此,先前領漲的電子族群,僅能扮演跌深反彈的跑龍套角色;而地緣政治反覆變數,也牽動國際股市的震盪,使外資暫採按兵不動的策略,靜待聯準會(Fed)升息決策的明朗化。
然而,美股道瓊指數已將今年漲幅全數吐回,歐洲股市也因葡國深陷債務危機而呈現重挫,唯獨大中華區港滬深三市有滬港通的資金效應助勢,熱錢給力西出東進,中國股市吸金扭轉今年以來指數低靡的頹勢,外資順勢調節上半年買超幅度較大的印度與台灣股市,資金轉而青睞積極提振經濟的韓股,使台股再度重蹈「成也外資,敗也外資」的宿命。
半導體與生技族群是今年台股上漲最重要的兩大推手。短線半導體反映台積電明年恐面臨大廠競爭與轉單的疑慮,而呈現過度恐慌修正;生技股新藥臨床實驗與雙盲分析階段本就需要時間歷練,但卻因單一個股解盲數據不如預期,而全面重摔生技產業信心。
台股第2季經濟成長率好不容易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但是氣爆災害重創庶民信心,季節性消費需求也將鈍化,加上國際資通大廠訂單集中第3季季底出貨,因此旺季經濟增長的幅度有限。
台股現階段基本面利多乏善可陳,難怪金管會一再警醒市場投資人在企業財報公布前宜審慎樂觀。
如今企業半年報公告表現亮眼,上市櫃公司總計上半年獲利創下歷史新高,投資人正好可以仔細檢視,現階段跌深的業績成長股,將會是台股下一波回升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