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06 06:10
推動資本市場合作
2010-02-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為鞏固上海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昨(5)日與台灣金融業者,密集交換推動兩岸資本市場合作的可行性,親自參與公開資本市場與創投暨私募的議題討論,我方創投公會代表特別提出台灣經驗,希望發展台滬合作平台,為上海市競爭中國產業金融龍頭角色加持。
中國金融訪問團昨天下午兵分兩路進行,屠光紹在4大國有銀行上海分行代表、太平洋證券和太平洋保險等上海金融業陪同下,與群益集團董事長陳田文、台灣創投公會理事長林坤銘、秘書長蘇拾忠,進行近2個小時的產業討論。
與會人員表示,一如屠光紹主導上海市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官員,對於中國大陸發展資本市場近況中,京津地區已在私募股權方面豐富斬獲,而深圳地區的創業投資亦相對活潑,因此有意藉由此次訪台,向台灣請益創投暨私募股權業的興業模式,強化作為中國金融龍頭的地位。
在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登記備案的創投企業,自2006年底浮現第一批,多是與地方政府、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等有所關聯的上海浦東創投、上海徐匯高科技產業發展、上海興信投資等,截至去年底有32家管理團隊、32檔基金。上個月底才又出現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引導的3家創業投資基金公司落戶上海徐匯區。上海金融業認為,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在財務操作與金融商品設計,若參與創投應是後段的IPO上市為主。
創投公會理事長林坤銘指出,上海地區早期完整發展的輕工業,在1990年全球高科技產業成長期間,沒有出現台灣的轉型模式,雖然有張江高新科技園區,創投業的蓬勃發展仍有空間,若能借鏡台灣創投經驗,發展出台滬合作平台,可望縮短摸索時間。
然而,與會人士認為,也因為台灣和上海市的產業發展已逐漸出現差異,對於金融資本的需求及發展方向會有不同期待,如上海市的國際金融中心是4大國銀投資部門、跨國銀行、國際投行促擁而成,如上海市市長韓正日前公開提及,2010年要擴大金融發展創新成果,提升陸家嘴、外灘等重要金融集聚區的服務功能,爭取設立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等,均不屬於創投私募股權業的產業資本投資;而台灣創投至今都是科技業投資,雙方未來的合作模式需要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