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5-28 07:41
【聰明買基金】外資流出免驚 亞股估值仍低長多可期
受到美元利差擴大、空頭部位回補、新興市場雜音升高影響,美元指數攀升至半年來新高,同步加大外資流出亞洲態勢,導致近1月亞洲主要國家貨幣兌美元全數走貶,尤以印度、印尼與台灣等國匯價修正幅度較大,引發市場熱議。
富蘭克林華美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亞洲企業今年的獲利成長表現可期,從去年年底預估10%上修至14%,先前亞洲貨幣貶值,台股慘遭外資賣超,是受到升息循環之下,造成資金緊縮,有部分資金從ETF抽離,整體而言,亞洲地區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可期,加上估值偏低具有投資潛力。
楊子江表示,目前全球被動型基金ETF的規模已經高達5兆美元,其中新興市場的比重約1.9兆美元,近期日圓、台幣、人民幣貶值,主要受到美國升息循環中,造成資金緊縮,ETF資金開始移動約100~200億美元,但佔新興國家ETF的比重並不高,尚無金融風險性的問題,而近期台幣的而中國A股納入MSCI指數預計將吸納120億美元的資金。
揚子江表示,印度為例,明年將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今年GDP達到5.5%以上,中國上海A股即將入摩等題材,韓國的政治風險因素降低,可望吸引長期投資基金停留,在升息循環的態勢下,看好金融股、消費性、原物料等族群。
楊子江也強調,亞洲這個經濟大平台在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供應鏈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以蘋果手機製造來說,至少需要經過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以及中國等跨國性的合作,缺一不可,趁這一波回檔之際,第2季是加碼進場的好時機。
談到美中貿易摩擦的問題,楊子江表示,如何降低美國財政赤字、貿易逆差赤字是每一任美國總統都會做的事情,川普也不例外,尤其今年11月將舉行期中選舉,這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明年又是川普當任美國總統的第三年,根據歷史經驗來看,第三年都是施政成果以及經濟數據表現最好的一年,只要美國經濟持續增溫,即有助於亞洲國家出口的表現。
在韓國市場的部分,元大新東協平衡基金經理人陳泰旭表示,如果北韓如美國、聯合國所期待,完全放棄核武,可預期北韓免於國際制裁、走向經濟開放,將會是東北亞長期利多。地緣政治風險大幅降低,市場信心可望獲得提振,包含中、日、韓更能實際受惠,長期評價偏低的情形可望改善。
短期來說,與美和談後最看好建設相關題材,因為北韓基礎建設還不足,需要南韓業者協助配合。中長期來看,隨兩韓合作關係增加,因為增加新的市場,南韓的汽車業、消費、航運、半導體等大型企業有機會受惠。(楊喻斐/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