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小姑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5-27 20:40
兒童學英語 6成每年至少花2.4萬元
面對全球化趨勢,家長對孩子的英語能力愈來愈重視。根據今天發表的「台灣兒少英語調查報告」,42%家長在孩子入小學之前,就讓他們學習英語,平均每周學習6.3小時;另有29.2%家長每年花費超過4.8萬元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
承辦台灣地區多益、托福等英語檢測的忠欣公司,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針對國中小學童的家長進行「台灣兒少英語教育調查」,在3月28日到4月9日有效調查各縣市國小國中生的家長1070人,並在今天發表結果。
世新大學民意調查民調中心執行秘書鍾岳勳說,調查顯示,家長們期待孩子學英語的目的,最多人回答「國際化(人際溝通)占 39.9%,其次是「未來就業」有 37.9%,「國內升學」則占 32.2%。
調查指出,2.7%的小孩在就讀幼兒園前、39.3%在就讀幼兒園期間開始學英語,也就是有高達42%的小朋友,在進入國小前就開始學英語。
調查說,有64.2%的家長認為學校的英語教育不足夠,因此除了學校的英語課之外,有 69.2%的家長還安排孩子到補習班、安親班學習英語;接近5成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在補習班、安親班學英語幫助最大。
家長在送小孩到補習班、兒親班、購買學習產品以學習英語的費用,調查顯示,約有1成家長1年花費9.6萬元以上,約2成花4.8萬元到9.6萬元間、約3成花費2.4萬元至4.8萬元。總體來說,29.2%的家長每年花費超過4.8萬元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
師大附中英語老師吳詩綺說,台灣的孩子學英語非常兩極化,很多家長非常早就將小孩送到全美語補習班,一天接觸英語至少8小時;沒有資源的家長,則只能倚賴學校,在國小一年級,每周只學一節英語。
「英語學習的巨大落差,早就在國中教育會考成績顯現出來。」吳詩綺表示,在國中教育會考中,有33%的考生英語成績得C,如果再加上得B的考生25%,也就是達55%的考生的英語屬於中下程度,這是政府及家長必須正視的問題。
吳詩綺同時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平常她會挑選適合程度的英文書籍或繪本,與孩子一起共讀。過程中若遇到關鍵的英文單字,可以放慢速度重讀,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單字的中文意思,而是透過圖片讓孩子聯想,藉由這種方式,提升孩子的英語能力。
忠欣公司今天首度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等6個考區舉行「托福兒少系列測驗」的TOFEL Primary測驗,適合8歲以上學童,約有千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