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7 23:50
安永:兩推力助攻 台2030年儲能系統經濟規模達2千億元
2025-07-17 13:28:06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再生能源近年成為全球低碳轉型的顯學,其「間歇性」供電特性又促成了電池儲能系統(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簡稱BESS)的爆發式成長。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認為,臺灣具備「碳有價」政策與RE100倡儀兩個關鍵推力,將是儲能投資倍數成長的加速動能。
安永表示,提高再生能源比重已是全球大勢所趨,臺灣也不例外,去(2024)年以太陽光電及風力為主的再生能源占比已來到11.9%。政府目標2030年再生能源比重大幅提高至30%,2050年再躍升為60%至70%,臺灣再生能源倍數增加的趨勢可期。
此外,因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特性,供電穩定度不如傳統能源,隨著越多再生能源併入公共電網,一旦電網系統頻率不穩或電壓變動過大,將容易引起大規模停電。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執行副總馮熾煒指出,當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比重拉高時,電網穩定性面臨挑戰,為保持電壓穩定、不跳電,儲能系統的重要性就浮現了。BESS是一種蓄電資源,儲存電力後再將電能注回電網進行彈性運用。一般來說,儲能系統需求大約是再生能源的5%-10%,假設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為20GW,就需要1-2GW的儲能裝置容量。
根據《臺灣2050淨零轉型「電力系統與儲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指出,隨著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持續增加,今(2025)年BESS裝置容量的目標為1.5 GW,2030年則擴大至5.5 GW。另外,臺灣的儲能系統市場規模快速成長,2023年經濟規模約200億元,馮熾煒預估,在儲能系統2030年經濟規模有機會來到2,000億元以上,呈現十倍速成長。
安永指出,經濟部於2020年實施「用電大戶」條款,明定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的電力用戶,必須依規定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綠電及憑證。此外,今年起正式開徵碳費,現階段用電大戶多為規範對象。目前政策主要針對的對象為碳排放較高、用電量較大的企業,長期而言,政策進一步引導更多企業朝向綠能及儲能發展的目標,應是相當明確。
安永續指,RE100是由氣候組織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加入的企業必須公開承諾在2020至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綠電的時程,並逐年提報使用進度。目前RE100成員已逾400家,這些企業除了自身使用綠電之外,也要求供應鏈廠商跟進,在分階段朝向100%使用綠電的過程中,儲能系統建置需求也會持續增加。
馮熾煒提醒,電池儲能系統屬於資本密集型專案,牽涉複雜的專案融資,需仰賴積極的財務規劃,管理長達數十年生命週期的專案並能承受短期波動。在評估BESS專案時,可藉由安永等外部專家的協助來評估專案投資的可行性,優化籌融資架構,將有助於實現能源轉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