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1-10-16 05:53

能耗雙控受不了 台商想離開大陸怎麼退場最划算?

2021-10-16 01:04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林宸誼/上海報導

一位從事模具生產的華中台商,這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訂單大減,現金流也出現問題,於是把工廠抵押給同一個工業區內的陸企,準備逐步退出大陸市場。

沒料到卻在去年11月,陸方以履行協議為由,強行闖入工廠辦公室,拿走公司印章跟所有財務資料,這名華中台商一氣之下將陸企告上法院。

從中美貿易戰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的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衰退困局,加上近期大陸「能耗雙控」、3060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部分大陸台商已思索是否繼續留在大陸,有些台商因不熟悉兩岸法律財稅,而與買方發生糾紛。


台商退場 善用出售公司股權節稅


凱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王啟銘指出,台商退場並不是近兩年才開始,其實從金融海嘯後就有,他解釋台商自1990年代開始進入大陸至今已歷經31個年頭,大都已步入60到70歲的中老年期,會決定把工廠賣掉有兩種情況,一是小孩不願意接班,乾脆返台定居安享晚年,另一種則是到東南亞繼續生產。

王啟銘表示,台商要結束大陸的工廠,若當初有買下土地廠房,那出售自有的土地廠房將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不過由於大陸30%到60%土地增值稅,而且還要繳納25%企業所得稅,最後盈餘匯出時還要繳10%盈餘分配稅,這些稅負加起來往往會超過出售價款的一半以上。



如何想要合法降低這些稅負,王啟銘說,首先按照勞動合同法資遣員工,接著出售帳上殘留的設備、存貨,然後清理所有應收、應付款項,最後整個公司帳上就只剩下土地廠房。

然後告訴買方,採用「股權交易」來進行土地廠房的買賣,按照這樣的處理模式,外商投資方出售股權的獲利僅需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大幅節省客戶的稅負。


台商賣股權 需注意是否符合大陸外匯管制


以往台商將大陸公司股權賣給外資,只需向相關部門辦理外資股東的工商變更登記,交易程序相對簡單,但近期台商多數遇到的買方多為陸企,王啟銘建議台商,要特別留意收受款項時,是否符合大陸外匯管制規定。

兩岸制度與想法不同,台商擔心公司賣給陸企後,錢會收不到或錢會匯不出去,王啟銘指出,買賣雙方簽訂買賣協議時,會與銀行三方簽訂「共同監管帳戶合約」,並以買方名義開立活期存款帳戶,並將資金匯入帳戶內,由銀行監管資金,確保資金安全,保護投資人權益。


會計師建議多與賣方溝通 採「補充協議」方式補救


台商退場採用「股權交易」進行土地廠房的買賣,買方陸方除了有擴產需求外,也有看上土地變更後的價值,會計師建議雙方在交易過程多溝通,若真無法解決就在合約上採「補充協議」方式。

凱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王啟銘表示,比較常見的買賣雙方爭議點,例如賣方尚未把機械設備先處理,就把土地賣給買方,並承諾把機械設備一併給買方,雙方卻因機械設備維修該誰處理而爭執;或是雙方在談判過程中遇到環保整改,誰該出錢處理後續,「此時只能透過補充協議」釐清責任。


台商退場 滿意估值後就落袋為安


以上海昆山為例,當地政府通常都是徵收土地,給土地擁有者拆遷補助款後,才進行工業用地改商業用地(工改商)或是工業用地改住宅用地(工改住)。

不過,唯獨在廣東,採用「三舊改造」(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類似台灣「自辦都更」),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有一位在東莞塘廈台商,他的工廠估值人民幣3億元,沒想到遇到大陸房地產商聳恿,願意以人民幣5億元收購辦理完「三舊改造」的資產,讓這名台商也想投入三舊改造計畫。

王啟銘表示,完成「三舊改造」流程至少需要二、三年以上,長則可能超過十年,「若台商真要退場,建議滿意估值後就落袋為安,不要再從事不擅長的產業。」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