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1-09-25 11:33

五倍券數位綁定 促企業轉型

【時報-台北電】政府發放1200億元振興五倍券,期待創造2000億元的經濟效益,經濟學界建議政府應該把握機會,發放要「限時」、「限綁」效果才會最大,助受衝擊的產業獲得成長動力。同時,數位綁定可帶動企業數位轉型契機,加速店家提升數位能力。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24日共同舉辦「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並邀請國發會、商研院參與。金融研訓院長黃崇哲表示,五倍券和三倍券最大的不同是大力推動數位化,讓金融消費結合智能發展,期許五倍券的實施經驗,可以是未來央行發行數位貨幣前身。 國發會曾委託財經學者研究,消費券、三倍券曾帶來GDP年增率0.24至0.53個百分點不等。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指出,三倍券曾為批發、零售及餐飲三個受疫情衝擊最大的產業,增加效益290億至312億元,但去年推出時政府採紙本發行,99%的發放率只有7%是數位綁定,導致後來無法追蹤票券流向、店家也批評不可找零。五倍券初期開放數位綁定,幾天就有300多萬名綁定是很好的成果,「台灣IOT這麼強,善用大數據及其分析,未來才能輔助政府作出精準政策。」 張傳章估算五倍券若以替代率七成計算,且集中在今年第四季花用,經濟效益大概介於1300~1400億元之間。且以賭資效應(House Money Effect)理論來看,五倍券無償取得、又限制用途,不少人極大機率會使用在非日常生活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上,將能降低五倍券的替代率、提高效益。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蔡宜展則表示,五倍券有使用期限,廠商加碼推出促銷活動,往往會比五倍券使用的期限短,消費者為獲得相關優惠,勢必要在短時間內使用五倍券,短期可能進一步刺激民眾消費行為,擴大振興券的綜效。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建議,政府應該針對不同業者採「精準行銷」,吸引不同所得與消費動機者來購買,尤其可利用社群平台互動,廣召各方消費者來店或線上交易。建議政府應該在電商平台闢專區,提供各種小平台或地方政府輔導小型商家共享。(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