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1-06-14 09:45

糧價漲至近十年來最高 亞洲消費者和企業均受創

2021-06-14 08:42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 綜合外電
聯合國
農產品價格不斷飆升,同時衝擊亞洲消費者和企業。路透
農產品價格不斷飆升,同時衝擊亞洲消費者和企業。路透
過去幾個月,小麥、植物油、糖在內的多項農產品價格飆升,正衝擊亞洲消費者和企業。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食品製造商轉嫁成本給家庭,可能抑制消費,自疫情復甦的一些國家,經濟成長也可能趨緩。但有部分出口商和農民因市場條件有利而蒙受其惠。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5月基準糧價指數,連漲第12個月,攀抵127.1,比一年前高出40%,創近10年來最高。

推升糧價的成因很多,包括:全球最大食品進口國之一的中國市場需求強勁;貨櫃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導致海運成本走高;FAO也歸咎供應面問題,例如巴西收成延遲和甘蔗收成欠佳;此外還因為投資人分散風險,資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場,拉高了價格。亞洲食品製造商因此提高價格以抵銷原物料成本上漲。中日韓等主要食品進口國均受影響。

中國的大豆食用油4月據傳狂漲20%。南韓麵包連鎖店Paris Baguette因原物料上漲,2月調漲5.6%。在日本,日清製粉集團的小麥麵粉產品7月將漲2%到4%,理由是原物料、物流和包裝成本全面上漲;味之素公司下月也調漲美乃滋價格1%-10%,因食用油漲價。

官方數據顯示部分國家出現通膨,例如南韓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2.6%,漲幅是2012年3月以來最大,菲律賓5月物價也較一年前上漲4.5%。

金英證券經濟學家蔡學敏表示,糧價上漲可能阻礙亞洲自疫情中復甦,「加劇已經不平衡的經濟復甦」。他說,低收入家庭和較貧窮國家受傷較重,他們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花在糧食上。這些國家也比較難取得新冠疫苗, 並因有助緩價糧價上漲負面影響的財政資源有限,而致經濟受阻。

但亞洲農民和大宗商品出口商將因價格上漲獲益。蔡學敏說,「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尤其是糧價,可產生強大的再分配影響,提高農村收入和就業」。

然而,一些亞洲經濟體疫情拉長、感染人數增多,將影響到食品供需,使價格前景變得複雜。蔡學敏認為,由於供應鏈中斷,以及以農業為主的開發中國家周期性進行封鎖,糧價可能繼續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